按照市國資委編制“十四五”規劃的部署和要求,為了進一步統籌規劃好交投集團“十四五”期間各項事業的發展,在緊緊圍繞“科學謀劃、改革創新、精細管理、穩健轉型”發展理念的基礎上,結合交投集團的工作現狀,制定本規劃。
“十三五”期間,交投集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努力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出資人的工作部署,準確把握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和行業發展趨勢,通過全體干部職工的不懈努力,實現了管理不斷提升、多元化市場有序拓展、經營業績持續增長的良好發展局面,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一、“十四五”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參加內蒙古代表團的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國資委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穩健發展的思想認識,始終堅持“科學謀劃、改革創新、精細管理、穩健轉型”發展理念,以提高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動能,不斷開拓域外市場為中心,深化公路沿線的資源利用,提高公路運營和交通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推進互聯網和新能源產業的推廣和發展,積極開拓和擴大貿易市場交易活動,為我市的經濟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二、基本原則
(一)市場化發展原則。
以推進市場化進程為發展方向,堅持以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為發展導向,保障交投集團更加科學、規范地運作,提升發展效率和速度。
(二)突出重點、協調發展原則。
把解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力度不強問題放在首位,重點強化公路工程建設競爭實力、配套業務的供給側支撐能力,與其他多元化發展業務相互支撐、互為補充,在做強做優做大主營業務的同時,其他各項業務均實現逐步發展壯大。
(三)適度超前,盡力而為原則。
認真審視“十四五”期間各個階段的發展現狀,緊跟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和政策利好步伐,合理確定發展規模和速度,處理好速度與質量、規模與效益的關系,確保做到穩中求進。
(四)依托優勢原則。
交投集團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歷史久遠,一直擔負著我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政府重點支持的國有企業,擁有大量的交通設施資源和交通信息資源,要明確自身優勢,找準定位,審視企業的資源與能力,借助產業升級更好地放大企業資源與能力的價值,依托優勢實現穩健轉型發展。
三、總體目標
將交投集團打造成為西部地區公路建管養營、車輛租銷檢修、科技研建售維、金融募融管樹和貿易增擴銷投五大產業板塊效益突出,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綜合現代化集團公司。以市場化為導向,合理布局,優化資產配置,不斷增加和擴大多元化創收途經,在壯大資產實力、升級產業結構、科學管理模式上下功夫,堅定不移貫徹包頭市的經濟發展戰略和國有資本結構戰略,為包頭市地域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集團“十四五”期末較“十三五”期末,營業收入實現增長,資產總額增幅在4%以上,資產負債率控制在50%以下,保障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四、具體目標分解
要把握好交投集團長遠發展的方向,在肩負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發展使命的形勢下找準定位、理順關系、明確目標、轉型業務,以不增加政府隱性債務為前提,通過更規范的融資行為、更市場化的方式來運作和發展。一是找準定位。交投集團的立身之本是實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也要兼顧市場化發展方向,由過去以完成政府交通建設任務、實現社會效益為主要目標的業務模式,轉向市場化、專業化、集團化公司的定位,既要擔當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也要追求企業生存的經濟目標,構建兼顧社會效益與市場效益的經營模式。二是完善制度。市場化轉型要從公司治理、組織結構、人員構成、審批流程和薪酬改革等方面遵循現代企業制度,向現代產權結構的治理方式轉變,構建符合現代化企業制度的集團化管控、專業化經營、集約化管理的現代化企業集團。三是明確目標。要以總體目標為中心,緊跟社會經濟發展方向和行業發展前景,在市場化轉型的基礎上,大力開拓多元化發展業務,創新發展思路和舉措,在確保主業穩步推進的基礎上,“多點開花”全面協調發展,不斷做強各項業務,逐步形成品牌效應,促進新生業務的不斷承攬和造血功能的發揮。四是業務轉型。繼續突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核心,把握互聯網信息時代背景下結合科技創新元素的路網建設與旅游業興起帶來的新機遇。要通過產業基金、PPP引導基金的設立,引導政府資金、社會資本共同參與重大項目建設與運營,要積極利用股權投資拓展產業布局,同時也要適時布局小額貸款、供應鏈和基金管理等金融業務,以產促融、以融興產,實現產融結合的良性發展模式。在做好現有業務的同時深度挖掘潛在需求發展新型業務,響應所在區域的產業發展規劃,通過股權投資、內部創業等機制,積極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地方扶持產業。
(一)強化五大產業板塊發展,不斷提高集團整體競爭實力和管理能力。
(二)強化公路建管養營板塊發展,不斷提高公路建設市場競爭力和公路管養及創收能力和水平。
(三)強化車輛租售檢修板塊發展,不斷提高車輛租賃、銷售和車輛檢測市場競爭力。
(四)強化科技研建售維板塊發展,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收益水平。
(五)強化金融募融管樹板塊發展,不斷提高資產收益和金融管理水平。
(六)強化貿易增擴銷投板塊發展,不斷提高貿易活力和貿易拓展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認真落實“十四五”各階段的工作任務。
各部門及單位要深刻認識“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集團黨委的要求和部署上來,積極踐行集團轉型發展的新思路,全力抓好工作部署和落實。各單位“一把手”要親自掛帥,認真對標“十四五”發展規劃的目標要求,及時研究和解決轉型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廣泛開展意見征集工作,制定落實“十四五”規劃目標要求的方案和措施,保障“十四五”期末各項任務順利完成。
(二)夯實黨建基礎,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要以“黨建強企”為魂,強基固本,廉潔從業,推動國企從嚴治黨縱深發展全面化。要確保企業發展到哪、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體現在哪,不斷深化黨建工作,以“黨建強企”為指針,注重黨旗引領,黨建先行,一步步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三)加強隊伍建設,為市場化發展提供優質人才保障。
積極推動解決原公路總段歷史遺留問題,打通職工退休通道,保證到齡職工順利退休,優化職工隊伍結構,激發職工隊伍活力。依據集團戰略轉型發展對組織機構優化重組的需要,選優配齊各級領導干部。根據集團及各級子公司業務范圍和規模體量,在充分調查研究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做好人力資源“三定”工作,使人力人才配備更加合理,并依據市場化發展規劃,開展各類人才的招聘和整合工作。針對不同的人才群體,分類制定人才開發和培訓計劃,逐步提高職工的管理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為集團公司轉型發展提供好人才支撐和保障。
(四)增強市場競爭力,盡快樹立“包頭交投”的社會品牌。
要充分依托優勢資源和國企的政府資源優勢,穩固本地區對應相關產業的投資發展,加快推進集團擁有產業的落地生根,先把本地區的工作落地落實,形成地區品牌效應,增強“包頭交投”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要苦練內功,扎扎實實抓好內部管理機制的轉變和科學化改革,以強化人才軟實力提升為重點,結合資產規模大、管理經驗久的硬實力,不斷加大各產業的投資力度,努力實現新一輪的產業全面發展,大幅提升交投的社會市場競爭力。
(五)完善管理體系,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上臺階。
要繼續完善和強化內部管理體系的建設,推進組織架構、管理模式的轉變和調整進程。要以提高集團整體運行效率為目標,統籌推進管理體制機制的創新和轉變,加快建立集中、統一、精細、高效的管理體系,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確保企業發展規范運行。要進一步加快推進績效管理的落地,以科學的績效管理方式,提高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熱情,激發積極性和主動性,為集團市場化轉型提供源源不斷的持續動力。